您现在阅读的是
南瓜文学www.nanguawx.com提供的《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150-160(第10/26页)
他们这段时间在路上,倒是听说了不少藩镇横征暴敛,弄得家破人亡的故事,亲眼见到却还是头一回。
听故事的时候虽然气愤,但跟亲身经历还是很不一样的。
狗都忍不了!
“就我们几个人,怎么搞啊?”章立早无语。
“谁说就我们几个人了?”严小乙嘿嘿一笑,“做护送任务的玩家,现在好多都在真定那边呢。”
章立早闻言,却是心下一动。
他刚才还在考虑,不继续做护送任务的话,还有哪里可以搞事,这不就是现成的目标吗?
就连搞事的方案,他脑子里都立刻冒出来了两三套。
该说不说,就以成德军现在的情况来说,要搞事情实在太简单了。比如最直接的,甚至可以承接他之前的那个计划,还是将百姓组织起来,但不把人带回西域去,直接让他们在本地发展,等时机到了来一场起义。
具体的操作都写在教科书上了。
之前想过这么干,主要是因为这里距离安西军的地盘太远了,要发展过来还有得等呢。
但之前于阗那一战却也提醒了章立早,就算现在不起义,先搞个敌后根据地也没有坏处嘛!能够改善当地百姓的处境不说,等将来雁帅真的要挥师北上,那还不是一呼百应、云行影从,里应外合、势如破竹?
甚至推而广之,不只是河北可以这么搞,其他地方也一样。
怎么想都是个大型任务啊!
什么叫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章立早越想越激动,恨不得现在就开始执行这个计划,但是回头看了看跟在后面的队伍,又冷静了下来。
还是先把人送到地方,完成了手上这个任务吧。
再说了,搞这种事,最重要的就是群众基础,深入了解各地的情况也是很有必要的,护送百姓不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吗?
想到这里,章立早甚至有点后悔之前的任务做得太草率了。
不过没关系,等回程的路上,可以再去走访一番嘛!
他抬起头来,对上队友们期待的视线,笑着点头道,“行,就搞他们。不过得先把我们这个任务做完。走吧,前面就快到幽州了,抓紧时间!赶紧做完任务,我们就去真定!”
“好好好。”众人一听,也都打起了精神。
不用再做护送任务就好。
“老大,还有个好消息!”严小乙表现得最积极,骑着马凑到章立早身边,“我刚刚问了真定那边的朋友,你猜怎么着,说是成德军节度使王士真前几天没了,正在办丧事呢!”
章立早闻言,心下倒是一惊,忽然意识到,之前他们遇到的那支军队就是去幽州报丧的,范阳节度使的驻地在那里。
没想到还有这么巧的事。
不过这对他们来说倒不是坏事,众所周知,掌权人更替的时候,总是最不稳定、最容易发生变故的,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帝国,莫不如此。
成德军当然也一样,甚至藩镇的风气还要更坏,手下的将领趁机夺权者比比皆是,发展到后来,甚至直接干掉上司自己上位,这样的遗毒一直持续到大宋朝建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才总算被遏制住。
从此中原朝廷重文轻武,极力打压武官,以至于战斗力一代不如一代,武将造反成功的事再也没有出现过,取而代之的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就是后话了。
回到眼前,虽然作为藩镇势力的创始人(?),河朔三镇都有一个世袭罔替、千秋万代的梦想,但是实际执行上嘛……
这么说吧,现在这个成德军节度使,本来就是老王家从老上司李宝臣的儿子手里抢来的。
所以这个事情里,可操作的地方就太多了。
……
成德节度使王士真薨了,他的儿子王承宗自领节度留后,上表请求朝廷册封他为新的节度使。
看到这份奏报,李纯也觉得,这里面可操作的地方太多了。
天兵刚刚离开长安城的时候,李纯心下不安,总觉得他们是不是又在酝酿什么阴谋。但现在,弄明白了天兵的去向,李纯又开始觉得,天兵一走,一切似乎都变得顺利了起来。
先是他成功从宦官手中收回了军权,不仅增强了安全感,也巩固了身为皇帝的权威。
现在成德新旧交替,正是解决河北藩镇世袭这个弊病的大好机会。
没错,大唐朝廷所谓的“削藩”,其实就是趁着藩镇权力交替、内部不稳定时期,看看有没有搞事情的机会。只要能够换一个人,不让节度使的位置在父子之间世袭,就算是成功了。
若是能主动上交赋税,那就是超额完成目标,值得大肆庆贺。
至于真正地掌控藩镇,那是不可能的,连皇帝都不做这种梦。
所以在削藩这件事上,李纯是很有自信的。这种自信,既不是来自于朝廷威势,也不是来自于军队的实力,而是来自——他的年纪。
他才三十出头,按照大唐皇帝的平均寿命来算,怎么也还有二十年的时间。
这二十年里,藩镇必定会经历不少动荡,那就是他的机会。
他等得起。
这也是李纯从一开始就不喜欢雁来的原因之一。
她太年轻了,十六岁的节度使,至少还能统治西域四五十年,这是什么概念?
不说李纯等不到那一天,就算能等到,西域也早就已经在长久的稳定之中,真正成为了雁来的领地,朝廷想要恢复对当地的统治,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哪怕她现在再怎么守规矩,李纯也本能地不信任她。更何况雁来的态度,也实在跟“服顺”两个字扯不上什么关系。
但是现在,李纯不想等了。
没了天兵气他,李纯的身体再也没有出现过麻痹的迹象,似乎已经完全恢复了,但是他知道那只是假象,病灶只是隐藏了起来,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爆发。
李纯已经失去了之前那种对自己的自信,所以他不愿再等,一定要抓住眼下这个机会。
朝廷若是能任命新的成德节度使,天下藩镇行事自然都会有所顾忌,而对李纯来说,这也意味着他手中对抗安西军的筹码又多了一点。
至少必要的时候,成德军会听从他的调度。
所以李纯迫不及待地召来宰相重臣,商议此事。
然而宰相裴垍一开口,说的就是他不喜欢听的话,“河北三镇之中,成德是最稳定的,如今王承宗又第一时间上表请封,陛下宜加抚慰,使人心归服。”
李纯沉着脸,一言不发。
所有人都看得出他的不满意,但却没人提出来,反而都顺着裴垍的话说。
现在成德的事务都是王承宗在处理,一旦朝廷表露出另外册封他人的意思,他必然会反,到时候就要调兵平反。
但大唐朝廷最尴尬的就在这里,手头根本没有能用的军队,只能发诏书给附近的藩镇,让他们领兵来平叛。结果就是下面的藩镇互相打来打去,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朝廷都拿不到什么好处,反而要支出一大笔军费。
朝廷可没有余钱,军费从哪里来?当然是继续搜刮、加税。
这几年年景都不好,日子本来就艰难,从治理天下的角度考虑,文官们都不想打这一仗。
李纯当然也看出来了。
这种时候,他就特别想念李吉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南瓜文学】www.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