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南瓜文学www.nanguawx.com提供的《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180-190(第3/26页)
襁褓之中。按照论坛上玩家们的猜测,很有可能是流感之类的传染病,小孩子抵抗力差,就没了。
到他这个年纪,恐怕也很难再有孩子了,现在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降生,自然不免勾起伤心事。
雁来纠结了一下,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戳了戳韩愈,示意他过去安慰。
结果韩愈大概也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他是个直性子,也说不出婉转的话,思来想去,干脆跟孟郊说,“符郎最近已经开始学作诗了。”
雁来:“……”什么叫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亏得孟郊给他脸,居然还顺着这话夸了一下,韩愈就又接着道,“他在长安时,拜了个老师学作文,如今开始学诗,我也想给他找个好老师,不知东野可愿意收个弟子?”
好吧,看来是误会他了。
这个时代讲究事师如父,韩愈让自己的儿子拜孟郊为师,既是想慰藉他膝下空虚的寂寞,也是让这孩子承担养老丧葬之事的意思。
这可是韩愈的长子,这份心意不可谓不重。
但孟郊却摇头拒绝了,“我的诗学不得,退之还是再觅良师吧。”
这话听得人心酸。
孟郊写了一辈子的诗,他用诗来追逐功名,也用诗来安慰自己追逐功名失败的痛苦。他曾经发誓说“终当罢文字,别著逍遥篇”,可到了最后,却又是“至亲唯有诗,抱心死有归”。
他不像韩愈、柳宗元和白居易那样,对仕途还抱有期望,或者就算不作诗也还能做文章。
离开了诗,孟郊一无所有。
但现在他却要亲口对他最要好、最了解他的朋友说,我的诗学不得。
雁来上前一步,打断了两人之间凝滞的氛围。
对上看过来的视线,她自然地笑道,“说起来,有一件事一直想要拜托诸位,但一直不得空提起,就耽误到了现在。”
见两人都被自己的话吸引,雁来才继续道,“都知道天兵不懂诗,但天兵都很喜欢诗,这一点也不假。听说天宝末年以来,战火连绵,许多名家之作都多有散落,因此我一直有心想将这些作品搜集起来,刊印成册,传承后世。”
韩愈和孟郊都是眼睛一亮。
以文字为业的人,又怎么可能拒绝得了这样的诱惑?
所以听到雁来说,“只是这事没法靠天兵来做,只能仰赖诸位。”
韩愈立刻满口应下,“这又何尝不是吾辈中人的心愿?只是一直以来穷愁困顿,有心无力而已。难得雁帅有此志向,我等自然愿附骥尾。”
而后他才反应过来,雁来在这时候开口的用意。
相较于给孟郊送一个排遣寂寞的孩子,不如给他找一件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事情去做。
到时候,他的名字也能随着这些作品一起永久流传。
所以他说完,也看向孟郊。
孟郊虽然不擅长人情世故,但是又不傻,自然明白他们的用心,感激道,“雁帅有命,敢不尽心竭力?”
“也不用太着急,慢慢编吧。”雁来笑道,“这事光靠几个人也做不成,诸位有什么亲朋故旧,有志于此的,也都可以邀来,一起把这件事做成。”
别说,他们还真有。
韩愈就不用提了,他这个天下文宗的身份目前虽然还有点水分,但是学生故交着实不少,而且显而易见,需要他提携的人,出身都不回太高,仕途也不会太顺,多半都会愿意参与这样的盛事。
就算是孟郊,其实也是有几个穷朋友的。
第182章 难道他这个皇帝的威命,还不如那些天兵?
编书这个事儿, 也算是历朝历代都很喜欢搞的大项目了。
除了给前朝修史书,给前任皇帝修实录之外,宋朝的《太平御览》, 明朝的《永乐大典》,清朝的《四库全书》,都是官方编集的煌煌大观, 也是文人刷资历、刷声望的最佳途径。
至于私人编纂的各种书籍, 也是不可计数。
毕竟读书人三大终极成就——立德、立功、立言,也只有最后一个能由自己决定了。
相较而言,这事在大唐还不算太流行, 除了国初编的一大堆类书之外, 就是《初学记》《兔园册子》以及杜佑的《通典》,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一类。
具体到诗集这个领域,除了各家诗集之外, 也只有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和元结的《箧中集》等少数几种。
究其根本, 主要是因为大唐至今为止还没有点亮印刷术这项技能,大部分书修完之后都是束之高阁的, 少数会拿出去与人传抄, 也容易出现讹误或者脱漏。
所以现实之中, 许多唐诗都已失传, 留下来的也是后人搜求集结而成, 多有存疑,甚至干脆一首诗就有好几个版本。
《全唐诗》更是直到清朝才编纂成集。
这当然都是坏处, 不过好处也不能说是一点没有。
用很多导师带学生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来说,“唐朝几乎所有传世的文章都在《全唐诗》《全唐文》《册府元龟》《太平御览》里, 只要有恒心就能读完。但唐以后的文献就太多了,穷尽一生也读不完。”
但雁来觉得, 书总是会有人读的,就算一辈子都读不完,也好过想读的时候找不到。
就拿孟郊来说,他生前没有编过自己的诗集,死后韩愈等人不知为何也没有将他的诗编集成册——雁来觉得说不定是他本人的要求,总之只有一些民间流传的抄本,直到北宋时才经宋敏求搜集整理编辑成书,但也只有五百多首,不及创作总数的一半。
既然玩家已经把印刷所需要的所有技术都在游戏里复刻出来了,那当然不能只用来办杂志。
雁来早就有修书的想法了。
不说别的,至少大唐那些错漏百出、甚至还将祝由科(也就是用符咒和仪式来治病)单独成篇的医书,就得好好修一修。
不过要做的事情太多,这些事情也只能慢慢推进。
就说医书这事,修起来多简单,直接把现实里医书一抄就完事。但想要让广大群众认可、愿意相信并使用,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医生玩家们目前都还在刷病例和声望。
相较而言,编诗集就简单得多。尤其是前人的诗集,无非就是一个搜集整理和校订的工作。
安史之乱才过去五十几年,很多经历过盛世的老人都还在,作品的搜集不算困难,整理和校订雁来拿的也是元和最强阵容,剩下的就是慢工出细活儿。
众人对此事都很有兴趣,当即就商议起来,就连今日大喜的白居易,也忍不住凑了这个热闹。
虽然更多素材需要等慢慢搜集,但在场这几位,家里都有不少藏书,现在就可以着手整理,亲朋故旧处也要写信送去,即便人不来,也可将藏书借来。
人一忙起来,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其实除孟郊之外的三人,这段时间的情绪也不太高,毕竟是被贬官了,还是无事可做的闲官,这种志向难伸的抑郁愤懑,是玩家带来多少热闹,都无法彻底排遣的。
用柳宗元的话说,是“暂得一笑,已复不乐”。
现在总算有了用武之地,虽然不是著书立说,但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教盛事,更是他们能一偿夙愿、一展长才的好机会,自然都很用心。
见大家各自散去,忙碌了起来,雁来也欣慰地舒展了一下身体,朝郝主任笑道,“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南瓜文学】www.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