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学 > 古代言情 >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220-23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南瓜文学www.nanguawx.com提供的《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220-230(第16/26页)

被所有人瞩目的状态。

    所以像是出席这种公共场合,她都会尽量以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出现。

    为此,雁来还特意让郝主任安排了一个进场的时候不会打扰到其他人的位置。

    视野当然比不上前排,不过幸好她穿越之后,因为长期使用电子产品而逐渐下滑的视力,就已经无痛恢复了,甚至在她将属性值拉满,又开始练习箭术之后,还有所提升。

    所以雁来姑且还是欣赏到了这场精彩的比赛。

    王廷凑的河北队夺魁。

    这让身在主场的龟兹队有些丧气,不过场内的观众倒是毫不吝啬地为冠军献上了掌声和欢呼。

    河北队虽然是外地来的,却是唐人。而龟兹队虽然是主队,却都是吐蕃人。所以大部分观众并没有明显的倾向,谁赢都高兴。

    雁来上台为冠军颁奖。

    看到一身红衣的王廷凑,她不由笑道,“恭喜。”

    “多谢雁帅。”王廷凑从她手中接过奖杯,目光明亮地道,“我有一份推广这种竞技赛事的计划,不知雁帅有没有兴趣听一听?”

    “嗯?”雁来有些惊讶。

    王廷凑语速极快地道,“我认为这种比赛形式很好,不仅仅只是一种娱乐。越是在和平的环境之中,越是不能放下对身体的锤炼,若能将这样的比赛推广到整个大唐,也能让各地的百姓都参与进来。这样的小事,天兵腾不出手来做,我却多的是功夫。”

    他这番话,对雁来而言其实并不新鲜,不过他也没说错,玩家暂时是没空来做这些的,如果有人愿意做,那为什么不答应?

    “你还需要做什么准备吗?”雁来问。

    王廷凑立刻道,“不用,所有的计划都在我的脑子里。”

    “那你就跟我走吧。”雁来说。

    其实接下来还要给亚军和季军颁奖,但就不是雁来颁发了。

    王廷凑闻言,将手中的奖杯交给身边的队员,便快步跟上雁来,离开了比赛场。

    第227章  “最讨厌你们这种谜语人了!”

    雁来发现, 最近想见她的人好像有点多。

    从龟兹给马球大赛颁奖回来之后,郝主任就告诉她,最近有不少僧人来到了洛阳, 都想求见她。

    雁来差点以为是自己听错了,“谁要见我?”

    “僧人,和尚。”

    “他们见我做什么?”雁来不理解。怎么也想不通, 为什么会有和尚想求见她。

    经过引荐者刘禹锡的一番解释, 她才意识到,这些僧人好像是想来找她传教的……

    不管是雁来还是玩家,对于佛教和僧侣的态度虽然不像是大唐的百姓那样追捧, 但也没有什么反感, 只将它当成一种自由的信仰,只要不犯法,随便你怎么信仰、怎么传教。

    但很显然, 大唐的佛教, 跟现代的佛教还是有亿点点不同的。

    这会儿正是佛教在大唐广泛传播,并且与道教激烈竞争的时期, 他们当然想要争取一切有可能的盟友。

    而在这个时代, 宗教传播的最优选择, 就是走上层路线。

    在这方面, 佛道两家都有着十分丰富的成功经验。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 都有不少皇帝是笃信佛教或者道教的。远的不说,就说现在宫里那位, 再过九年就要去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在整个长安城掀起一阵信佛的狂潮。

    然后韩愈上了一封《论佛骨表》, 给自己干到了潮州。

    而迎了佛骨的李纯,也在第二年打出了死亡结局, 竟然暗合了韩愈那句“事佛渐谨,年代尤促”。

    总之,回到现在,眼看天兵的势力越来越大,雁来的头衔越来越多,连李纯这个皇帝都被她压得喘不过气,这些僧人大概是觉得她也是个潜力股,所以就主动找上门来了。

    本来,雁来虽然不算太忙,却也没有闲情逸致去应付这些。

    然而,在她说出那句“不见”之前,就听刘禹锡说,来求见的僧人里,居然还有那位鼎鼎大名的灵澈上人。

    在唐朝的僧人之中,皎然和灵澈的名声虽然比不上玄奘、悟空这样的取经大师,也比不上贾岛这样的诗学宗师,但至少大部分人听到名字都会觉得熟悉。

    虽然雁来不是玩家,但面对历史名人,也不免跟玩家一样生出集邮的念头。

    都已经穿越到大唐了,而且人家还主动找上门来了,这再不打卡就说不过去了。

    不过雁来虽然想打卡名人,但却不太想让别人来打卡自己。

    她想了想,对刘禹锡道,“刘先生,我要是指名只见灵澈上人,合适吗?”

    刘禹锡一愣,笑道,“没什么不合适的。”

    他之所以来当这个中间人,是因为灵澈上人算是他的老师,他青少年时期曾经跟随皎然和灵澈学诗,受到了佛教的熏陶,至今也仍旧与许多僧人保持着密切的往来。

    不过在大唐,这倒不是什么稀罕事。

    很多文人失意的时候,就会追求超脱和出世,自然也不免就会接触到佛道两家的学说。

    到了中晚唐,这种倾向变得更加明显——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寻找出路。

    积极的人会主动接受各种新思想以完善自身,消极的人则是投入佛老的怀抱之中寻求慰藉。

    在这个过程中,儒道佛三家逐渐熔于一炉,到宋朝时,发展出了更加适应统治需要的“理学”,并在之后的一千年里不断自圆其说,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儒学体系。

    总之,在这个思想尚未定型的时代,人们更包容,也更活跃,所以刘禹锡才会主动为灵澈上人引荐,这会儿他听出雁来的语气里更多的是想瞻仰一位名人的好奇,也并不在意。

    见了面,能不能说服雁来,就是灵澈上人自己的事了。

    灵澈上人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在这个时代算得上高寿,他面容清癯、须发皆白,一身灰色僧袍,因为形象的极致简素而显出了一种出世感,淡然、超脱。

    完全就是标准的得道高僧的长相。

    “哇!”围观的玩家齐齐发出惊呼声。

    没错,得知有名人登门拜访,就有不少玩家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

    灵澈上人不愧是得道高僧,看到如此混乱的场面也仍旧面不改色,口宣佛号,向雁来行了一礼,说话的语气不紧不慢,仿佛也带了几分佛性似的。

    雁来本是打算把人请进屋的,但见了面,又觉得招待这样的人,怎么也该选个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之地。

    好在洛阳宫被玩家打理得很好,这样的地方倒是很好找。

    等她们坐下来之后,还有玩家殷勤地送来了一整套煮茶的器具。

    雁来:“……”倒也不必,这可是农历六月啊!

    玩家也不想的,只是感觉这时候送上果汁和冷饮,多少有点不符合高僧的形象,只能上茶了。

    好在灵澈上人似乎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主动伸手接过了器具,还真动手煮起茶来。

    他跟前些年去世的著名诗僧皎然是好朋友,而皎然的另一个好朋友,就是写了《茶经》的陆羽,所以灵澈上人在茶之一道造诣颇深,不仅煮起茶来姿态飘逸、行云流水,品评起天下的茶叶、泉水和木材来,也头头是道。

    他还盛赞了天兵弄出来的这种清茶,说是更有佛韵,如今天下僧人大都已经改喝清茶了,着实功德无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瓜文学】www.nanguawx.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南瓜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南瓜文学|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