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学 > 古代言情 >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220-23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南瓜文学www.nanguawx.com提供的《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220-230(第18/26页)

   先是被自己雕凿的佛像救了一次,又亲眼看到佛教的寺庙、经书、塑像、法物被毁坏,僧尼被杀害,让昙曜痛定思痛,向刚刚登基的文成帝提议在山中开凿石窟,让佛教能够永远流传下去。

    这就是著名的云冈石窟。

    石窟开凿完毕之后,昙曜又向皇帝建议,设立了完善的僧户制度,允许寺院拥有土地、人口,免除赋税和劳役,从此寺院真正成为了独立于皇朝统治之外的一大势力,能够超脱于世俗之外。

    然而今年初,李纯下诏要求所有免课户一体纳税。

    本以为寺庙和僧侣不在其中,谁知五月底,他们就被通知要交夏税了。

    被触犯了利益的僧人们群情沸腾,认为这项政令违背了数百年来的传统,于是便决定集体前来洛阳,想当面向雁来陈情。

    灵澈上人倒不是为这个来的,他真的只是想把故友托付给自己的《茶经》送过来出版。

    但谁让他也是个僧人,而雁来又只想见他?

    于是这项重任就被其他僧人交托给了他。

    “等会儿,皇帝下令让你们交税,你们来找我陈情?”雁来不能理解,且大受震撼,“我看起来这么像个热心肠的好人吗?”

    灵澈上人被她逗笑了,“并非是因为雁帅好说话,不过是众人都认为,朝廷之所以会改革税制,根源就在于天兵减了税,朝廷用度不足,才会向原本的免课户征税。”

    既然根源是天兵,那当然要来找她。

    “啧,”雁来嫌弃地道,“果然啊,特权享受久了,就会理所当然,以为是自己应得的。”

    灵澈上人也是一叹,“方外之人,又何尝真的放下了世俗名利?贫僧方才就说了,真说出来,不过是污了雁帅的耳。”

    “还是现在的政策太宽容了呀!”雁来若有所思道,“百分之五的税都不愿交,这是日子过得太享受了,得给他们找点事做。”

    灵澈上人:“……”

    他也超然不起来了,小心翼翼地问,“雁帅的意思是……?”

    “我记得,佛教最初是推崇苦修的。”雁来说。

    “……是。”

    最初时,佛教的修行方式是独自遁入山林之中,开凿洞窟,一边雕凿佛像,一边修行佛法。等到洞窟形成规模,佛法自然也有成了。西域的很多千佛洞,都是这么开凿出来的。

    但是后来这不是要走上层路线,让国王和皇帝支持佛教嘛,总不能让他们也去山里苦修吧?

    于是就像顿悟派在吐蕃更受欢迎一样,中原王朝的佛教也变成了心诚则灵,皇帝和贵族不用持戒,至于开凿洞窟、修建寺庙之类的体力活,更是完全交给了工匠。

    他们甚至还给取了名字,将更注重个人修行的原始佛教称为“小乘佛教”,更偏向于吸收更多信徒、增加佛教影响力的新式佛教称为“大乘佛教”,让人一听就觉得后者比前者更高明。

    现在的大唐,当然也有持戒苦修的僧人,但是像这种寺院名下有土地有佃户,享受着旁人供奉的僧人,跟地主有什么区别?

    地主都没对新的税收政策说什么,因为百分之五实在已经很低了。

    结果僧人不满意!

    既然好日子过腻了,雁来也不介意给他们添点儿波折。

    灵澈上人知道,这回是弄巧成拙了,但见雁来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危险,还是忍不住问,“雁帅打算如何处置?”

    “上人真的要听吗?”雁来转头看他,脸上的表情有些意味深长,“什么都不知道,你便能坦然以对。但听完之后,就要考虑该不该告诉其他人,又要怎么跟他们说了。”

    灵澈上人:“……”

    他突然明白雁来之前说的谜语人是什么意思了。

    灵澈上人怀疑雁来是在报复自己,而且有证据。

    这谁能忍得住不听啊?

    他深吸一口气,“贫僧也不喜欢谜语人,说与不说,是贫僧需要考虑的,还请雁帅告知。”

    雁来满意了,“这可是你要问的——我打算上书朝廷,让天下僧道追试经籍,不通者收回度牒,勒令还俗。”

    灵澈上人倒吸一口凉气。

    好歹毒的计谋,这下只怕天下僧道都要不得安宁了。要是知道是他们来找雁来,才引出了这一番祸事,那……

    现在轮到灵澈上人纠结了。

    若是将这消息告知其他僧人,不说雁来这边可能会对他有些想法,毕竟这算是提前透题了,就说那些僧人,是会念他的好,还是会觉得这祸事是他引来的?

    但不说,所托之事没有办成,还得找个过得去的理由。况且能瞒得住一时,等到考试的消息传出来,他们也一样会疑心。

    确实是不如不问。

    好在灵澈上人刚刚才顿悟了一番,这会儿虽然心里很苦,倒也还算冷静。

    就像雁来说的,她是什么很好说话的、热心肠的好人吗?为了这种事来找她,自然要承担可能会有的后果。

    她只是让他们考试经书,已经是手下留情了。

    佛门子弟、方外之人,如此汲汲营营于蝇头小利,早就失了向佛之心。如今朝廷考试经籍,让他们收一收心,也未必是坏事。

    灵澈上人苦着脸告辞离开了。

    雁来目送他的背影远去,忍不住感慨道,“我其实真的不是针对他。”

    “嗯嗯嗯。”旁边的玩家都齐齐点头,“我们相信雁帅。”

    雁来:“……”

    算了,这些暂时也不是她该管的事,还是写个奏折送去长安,让李纯来操心吧。

    现在她要随机抓一个幸运的文士来写奏折了,选谁好呢?

    一刻钟后,给灵澈上人做引荐人的刘禹锡,收到了玩家送来的、雁来亲笔所写的便条。

    他本来是很高兴的,因为雁来需要人写奏折的时候,明显更喜欢用白居易和孟郊,其他人嘴上不说,心里多少是有点不服气的。

    这回总算轮到他了。

    但看清便条上所写的内容,刘禹锡脸上的笑容不由渐渐消失。

    第228章  现在就是娘子说的“必要时可以求助天兵”的必要时刻了。

    刘禹锡的困境跟灵澈上人差不多。

    他那么多僧道朋友, 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知道这封奏折是出自他的手笔时,会怎么想。

    不过他比灵澈上人好一点,至少不用纠结要不要提前透露消息。

    节度使府处理的都是军政要务, 保密是基本要求,所以藩镇的幕府管理相当严格,基本上是早进晚出, 一整天都要待在衙门里, 很多闲散惯了的文人,选择入幕之后,都会因为不习惯这种严格的规矩而郁郁寡欢。

    就连杜甫在他的好朋友严武的幕中, 都觉得拘束。

    像杜牧那种给人当幕僚还能“十年一觉扬州梦”的, 才是特例。

    刘禹锡曾经在淮南做过杜佑的幕僚,这方面的自觉还是有的。

    虽然他们现在不算是雁来的属官,这封奏折要写的内容也称不上是军政要务, 但经他之手的公文, 肯定不能随便往外说。

    他连柳宗元都没说,只是自己唉声叹气了几天。

    相较而言, 收到这封奏折的李纯, 虽然有些不理解雁来为什么会突然提出这种建议, 但反而没什么顾虑, 直接照准之后发到了政事堂。

    就算每天都在服用道士炼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瓜文学】www.nanguawx.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南瓜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南瓜文学|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