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学 > 古代言情 >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270-276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南瓜文学www.nanguawx.com提供的《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270-276(第15/16页)

她的印象里已经是科举的固定环节,倒是没有多想。

    这会儿静下来才意识到,殿试之所以能从宋一直沿用到清,不就是因为“天子门生”这四个字吗?

    但现在是大唐,此时风气如此,而且元和朝还没有开始党争,她不跟任何人商量就直接做了这个决定,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在抢朝臣的饭碗来着……

    李吉甫酸得这么明显,就是提醒她要不忘记旧人。

    想想看,你领导突然把你的工作做了,你觉得他是体谅你辛苦,还是觉得他要裁了你?

    何况雁来还不是普通领导。

    这么想着,雁来就放慢了脚步,转头问李吉甫,“今年知贡举的人选,李先生可有举荐?”

    殿试是殿试,省试是省试,该安抚的人心还是要安抚的。

    李吉甫知道她想明白了,就笑道,“人选自当由殿下圣裁,不过殿下既然问起,明日臣等便具折上奏,举荐数人。”

    雁来就道,“今年考生人数众多,我打算多点几个考官,唔……就一个主考官,两个副主考官,三个同考官吧,应该差不多了。”

    考官人数增加,举荐的人数自然也要相应加倍。

    李吉甫想了想,觉得以前一个主考官看三五百人,现在人数增至十倍,多加几个考官也是应该的,便点头称是。

    当然不是说总共就这么几个人负责整个科举,这只是需要雁来点名的考官而已,剩下的自然留给礼部去安排,不然这还算是礼部的差事吗?

    第二天,李吉甫递上来的名单,也跟雁来想的差不多。

    主考官候选人除了礼部侍郎之外,都是当今名士,雁来登基之后的第一科,当然需要一个能压得住场面的人。韩愈这位国子祭酒也混进了大名单,真是可喜可贺。

    不过雁来没选他,中规中矩地圈了礼部侍郎的名字。

    她现在不是安西节度使了,朝堂上所有的臣子,都是她的“自己人”,得注意端水了。

    两位副主考的候选人,则基本上是把秘书省和翰林院的学士名单给抄了一遍,真是省力。

    雁来先圈了宋若宪的名字,说起在文人之中的声望,以及评判文章的能力,她当然是最出色的。而且因为要连考数日,所以女考生有单独的考场,自然也需要女考官,所以雁来顺手在同考官里填上了薛涛。

    刷个资历,下次就能自己主持一科了。

    另一位副主考,雁来迟疑了一下,圈了京兆尹——不是郗士美,去年雁来摄政之后,老郗终于卸下京兆尹的差事,入了六部,现在这位是政事堂廷推的人选。

    然后雁来开始在李绛和柳宗元之间迟疑。

    按理说,水端完了,也可以理直气壮偏心自己人了。但雁来对李绛的印象实在很好,他也确实很有做老师的样子,而且,虽然李绛只比柳宗元早一年进士及第,年纪却要比柳宗元大九岁。

    果然,轮到自己当领导了,也会觉得论资排辈更稳妥。

    也不能把两个人抓来问问。

    提名人选按例是要保密的,所以这封奏折翰林院和秘书省并未拆看。

    不知道自己是备选,和备选了而未被选中,是两种感受。

    雁来自失一笑,先将奏折合拢,放在了一旁待办的架子上。这些都是她还没做出决定的,其他人不会去动。

    第二天李吉甫问的时候,雁来也是神色自若,“人选我已经圈定了,不过既然如今考试要糊名,不许请托、杜绝舞弊,这名单似乎也不宜公布,我看等开考前数日再宣布,届时考官直接入场,诸位以为如何?”

    她都上升到杜绝舞弊的层面了,众人自然以为很好。

    考官的人选虽然是大事,但是在即将到来的登基大典面前,又不算什么了,等过了正月再着急不迟。

    所以这事便被放下,又商议起别的。

    登基大典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周边各国也都纷纷派遣使者前来道贺,使者的身份和使团的规格都比之前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显然,大唐的赫赫战功,也是狠狠震慑了一下这些邻居。

    原本就是属国的那些小国,全都变得更加柔顺,这个倒是没什么好惊奇的,让人在意的是,原本跟大唐关系平平的大食,这回也派来了重量级的使者。

    以前大食当然也来过使者,但说实话,一眼就能看出来是粟特胡商兼职的,连衣饰都一样。

    这也是胡商的传统艺能了,他们通常会在经商路线所经的国家用心经营,竭尽全力获取国王和首领的信任,然后再以使者的身份在外行走。

    听起来很奇葩,但这对他们来说,其实也只是一门生意。

    譬如大唐,周边小国来朝,都是要赐钱赐物的,而这些钱物通常都数倍于贡品的价值,这跟胡商千里迢迢贩运西域特产,在长安卖出几倍高价有什么区别?

    道路遥远,使团自己出行还要耗费钱粮,不如委托给胡商,双方都能得利。

    这也是小国的生存之道。

    大食当然不是小国,但就像是大唐只能在安西设置军镇,大食的势力延伸到呼罗珊地区之后,也无力东进了。葱岭成为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划分两国地界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定。

    所以天宝十年(751年)的怛罗斯之战,虽然大唐败了,但并未对两国局势造成太大的影响。

    因为就在这数年之间,黑衣大食建立的阿拔斯王朝取代了白衣大食的倭马亚王朝,而安史之乱也让大唐烽烟四起、内忧外患。

    《地球online》的匹配机制,永远值得信赖。

    这几年大唐有了天兵加成,所向披靡,大食那边,反而因为继承问题在搞分裂。

    元和四年,哈伦·拉希德——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里记录了许多这位哈里发的奇闻轶事——在领兵镇压呼罗珊起义的路上暴病而卒,他的两个儿子阿明和马蒙分别占据了帝国东西部,开始内战。

    虽然占据了呼罗珊地区的马蒙处于优势地位,但距离统一帝国显然还早。

    玩家在中亚打通贸易航线,不可避免地与马蒙的势力产生接触。不过之前马蒙一直都在观望,直到现在,感受到了来自大唐的威胁,他才真正派出了自己的使者。

    大食使者自觉已经十分客气,带来了马蒙的善意,想要与大唐签订和平协议。

    但大唐人的习惯是……让四方前来朝贡。

    所以两边这会儿还在打嘴仗呢。

    得知昨天依旧是没什么进展的一天,雁来并不意外,更不着急。万一真的谈崩了,也就是玩家下个大版本的主线有了。

    不过一味的扩张也很可怕,雁来有点无法想象整个地球只有一个国家会是什么样子,也不相信那种局面能一直维持。说真的,她觉得到时候巨唐又分裂成几个国家,连玩家都分裂成几个阵营,继续互相打来打去,才更合理。

    目前还不知道游戏能存在多久,如果不依靠玩家的话,单靠大唐这点人,除非用残酷的殖民政策镇压当地,不然也覆盖不到那么大的地盘。而殖民主义实在不符合雁来的审美。

    四方朝贡就挺好的,希望马蒙不要不识抬举。

    ——这么说感觉自己好像邪恶反派。

    先上论坛看看玩家笑话压个惊。

    除了使者之外,各地官员但凡能抽出空的也都回京了,再加上应试的士子,如今京城人口暴增,官方的廉租房全部爆满,不得不紧急腾出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瓜文学】www.nanguawx.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南瓜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南瓜文学|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