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南瓜文学www.nanguawx.com提供的《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140-146(第1/9页)
第141章 顾琢光怀里抱着小懋修,含笑哄着他玩:“人恒过,然后能改~”……
顾琢光怀里抱着小懋修,含笑哄着他玩:“人恒过,然后能改~”
张懋修把玩着亲娘的手指,笑眯眯地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两人嘀嘀咕咕地背着书,赵云惜在旁听着,便忍不住笑,当年白圭幼时,不用人催,自己便会背书。
如今他的孩子都会背书了!
张懋修见祖母笑了,从亲娘怀里出来,扑进昨天的怀里,奶里奶气道:“我听见门外面在叫喊麦芽糖呢?”
他眨巴眨巴眼睛,想吃。
赵云惜给他摸了一个铜板,让他去缠一小棍解解馋,见此不由得摇头失笑。
乖巧小孩真是世界上最可爱的生物。
赵云惜捧着茶盏,笑嘻嘻地感叹。
如今日子越发好过了。
如今神种铺开,最起码百姓能从缺衣少食的困顿中逃开,这中间有她一份功劳,她便格外高兴。
她还在回味着昨夜的好梦。
她梦见大明朝的百姓和现代一样,可以读书、科举,想吃肉就吃肉,想吃豆腐就吃豆腐,想穿棉衣就穿棉衣,想穿锦衣就穿锦衣。
小日子舒爽至极。
而张居正垂垂老矣,须发皆白,拄着拐杖,走在阡陌之中,和百姓闲闲地聊着天。
而张敬修早已娶妻生子,正大笑着抱起孩子……
她现在回味起来,仍旧忍不住的嘴角带笑,连带着心情也好上几分。
“好梦易醒~易醒是好梦~”
她快活地哼着歌。
张懋修发现祖母心情很好,便试图得寸进尺:“奶奶,外面还有个卖小剑的货郎,做工可好可好了!”
赵云惜俯身捏捏他小脸,哼笑:“好孩子,你看我长得像不像小剑?”
家里全是他买的小木剑,仓库能摆上百件。
张懋修小脸一垮:“不像。”
顾琢光眼风一扫,他顿时老实了。
*
张居正近来心力交瘁。
一条鞭法和考成法纵然有嘉靖背书,但这两条都伤官员豪绅的利益,一时间御史风闻奏事,批判张居正专权擅权者不一而足。
他坐在御案旁,看着嘉靖浣手调香,朱厚熜慢条斯理道:“你如今遇到的困难,比当年想要推行神种时,遇到的更甚。”
他甚至有种惺惺相惜的幸灾乐祸感。上位者看似位高权重,实则难做至极。
你以为你的权势会让他死心塌地,但他们会让你知道“欺上瞒下、阳奉阴违”几个字是怎么写的。
张居正抿了口茶,幽幽一叹。
看着面前逐渐满上的茶盏,他抬眸对上帝王含笑的双眸,就听苍老的声音慢悠悠道:“不能着急,你这想法是好的,但旁人吸不到血,等我们不在了,这改革也就消亡了,你得好生想想,怎么给一条官员也能吃饱的路。”
要不然,群情激奋,这改革便站不住脚。
张居正沉默了,这世间就没有一劳永逸的法子。
“养廉银。”他言语艰涩。
时下官员的俸禄,比如他,领了三俸,每处任职都有俸禄,再者外命妇亦有俸禄,再有官员孝敬等,他的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但高官终究是少,更多的还是小官,微末品阶,俸禄低微。
“以地方税收制度,按比例拨给官员。”
张居正琢磨着娘亲所言的提成,比如一县收十万两银子,则有一千两归于地方官员分派,中央和高官不得染指。
这样地方官员的收入高起来,有名正言顺拿钱的机会,就不必铤而走险再收受贿赂。
加上考成法、一条鞭法,互成掣肘。
“再有,臣认真地调查过,西地、北地寻常百姓家,并无多少银子傍身,以银折税,反而横生怨忧,故而有两项选择,一为布、粮,二为银子。”
自古以来,布都可以当钱用。
两人商讨许久,将政策的细节确认又确认。
“清丈田地的功绩可以纳入官员考核,成绩优秀者,优先升迁。”朱厚熜敲了敲桌子,门帘若有所思。
张居正躬身:“皇上圣明!思虑详备,乃臣之不及。”
朱厚熜摇头。
待回家后,张居正又坐着发呆,还要再想想,可有其他法子,能让这政策更贴实际,更完备些。
赵云惜心疼极了。
他如今消瘦极了,宽大柔软的衣衫搭在肩上,明显能看到横飞的瘦骨。
“在愁什么!”
“我若从百姓的角度出发,便得罪了官僚体系,想要推行政策,便困难重重。”
若随了官员的意,怕是要民不聊生。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百姓不负卿。”她耸了耸肩。
大明这艘船,真是沉疴弊病,数不胜数。
还有一条便是——
偌大的财政养着一批皇室宗亲。
子生孙,孙再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张居正面上一派风轻云淡,心里却焦躁的厉害。
偏偏只能压制住。
他年轻便入内阁,是福也是祸。
跳级太快,来不及认识更多踏实人脉。
“且歇歇脑子,别想太多了,操劳至呕心沥血,没能推行改革,反而伤了身体。”赵云惜嘴里劝着,到底心疼,和他又重新捋了一遍政策。
“白银量少,寻常百姓家哪有银子。以货相抵倒也挺好。”赵云惜满脸肯定地点头:“再有能拿钱就拿钱,拿不出钱就拿名誉,税收除了分出养廉银,再分出基建银,拨款建学堂,修路……”
“让百姓看到好处,免得你这里收一层,地方官员剥一层,到时候都算你头上。”
张居正:“嗯。”
两人絮絮叨叨聊到深夜,从以利导势,聊到改革细则,将税制无限简化,和现代版的阶梯收税。
越穷越不用交税,越富越要交税。
这条也得罪官僚体系和地方豪绅。
赵云惜:……
佛了。
张居正反而笑了:“我才三十五,慢慢来,你说得对,从五年计划开始,不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第一个五年,就先从江南试行。”
*
转眼便是一年。
考成法和一条鞭法,再怎么磕磕绊绊,也在六部的磨合中,出了细则。
你不满意可以,你先上疏怎么改。
刚一推行,就遇到了至关重要的难题,其中松江徐家阻力最甚。
张居正垂眸阖眼,再睁开眼时,便满脸凝重。
他脱掉官袍,只穿着单薄的春衫,背负长荆,跪在徐阶榻前。
“请老师责罚。”张居正俯身磕头。
徐阶长长叹气。
他颤颤巍巍地起身,望着清瘦的壮年男子,看着他倔强清正的眉眼,俯身将他搀扶起来。
“小桃,去拿狐裘来。”徐阶垂眸轻唤。
一旁的小丫鬟捧着狐裘过来。
徐阶解开他背负的长荆,亲自把狐裘披在他宽阔的肩膀上,轻轻地拍了拍:“你我二人,不必玩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南瓜文学】www.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