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学 > 古代言情 > 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

20-30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南瓜文学www.nanguawx.com提供的《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20-30(第1/17页)

    第21章  以史为鉴知兴替

    【秦二和政哥在这一点上很不同, 政哥是看不惯的都要烧,秦二是哪怕看不惯也要保存下来。】

    【就算是糟粕,也有作为反面案例存在的必要。】

    【倒不完全是这个理由。按秦二的说法是还有些东西现在看是糟粕, 但曾经不一定是, 未来也不一定是。】

    【精华同上。】

    【所以秦二才会不断藏书, 那都是华夏文明的载体。】

    【文以载道!】

    【藏书圣体秦二。】

    【现在要给国家宝藏排序的话, 榜首华夏书阁毋庸置疑。】

    【始皇帝的传国玉玺都得排它后边。】

    【政哥估计做梦都想不到, 他开开心心建造的一百四十多处宫殿,最后就剩下章台宫、咸阳宫等几处常用宫殿,其他全被秦二拿出来藏书了。】

    【不止是藏书,还有青石宫这类典藏丞相工作报告的。】

    【然后国宝排名的时候,他建的宫殿功劳归秦二。】

    【政哥怒掀桌子!】

    这不能怪她!

    嬴云曼当然知道为什么能堆满这么多宫殿——全都是竹简木牍。

    不能直接往上摞, 太重了,会压坏下方的简牍。

    就算誊写为书后体积大幅度缩小,这些也还是不能扔。

    直接原地变国宝, 都可以作为文物验证华夏历史。

    她甚至必须每年拨款去保存这些简牍。

    若是有钱了, 还得翻修这些宫殿,尽量做到防火避水。

    当然,这些执念这个时代的人是不会懂的。

    所以面对祖龙的冷眼, 嬴云曼只能曲线救国:

    “儿臣没钱建新的宫殿, 还好有阿父留给儿臣的宫殿。”

    至于功劳归她——那关她什么事啊, 又不是她给排的名,归祖龙她又没意见。

    嬴阳滋咬着牙, 就怕这时候笑出来。

    她还是第一次看到阿父这种神情。

    这应该也是阿父第一次被人抢去功劳。

    ………

    萧何知道书籍的重要性。

    文以载道, 说得好啊!

    一想到咸阳会有一百多座宫殿的书籍, 尽收百家学说且对外开放,他都快坐不住了。

    这自然是国家宝藏之首。

    不过他理智尚存, 知道始皇帝不太可能现在腾出宫殿用来藏书。

    或许《挟书律》都得等秦二继位才会被废除。

    ………

    现在的精华糟粕,曾经不一定是,未来也不一定是。

    纵使是秦二所厌恶的学说,她也不会像始皇帝一般将其焚毁,而是存入书阁,留给后世评议。

    此为适度,无过亦无不及。

    叔孙通抚着胡须,不由得感慨:

    “这就是中庸啊。”

    【这里还有一个历史要点:在秦历9年时,始皇帝批准李斯的上书,烧毁秦史以外史书,理论上来说这将是华夏文明的重大损失。】

    【但华夏书阁内的各国史书却只有极少数缺漏,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举手!我知道!因为政哥有备份!】

    【零分。始皇帝备份的是诸子百家的学说,史书那是真烧。】

    【是秦二藏的。她能以古通今就是因为早就在让星火部搜集各种典籍,《挟书律》出来后她把书全藏起来了。】

    【传出去:秦二带头违法犯罪!】

    秦历元年就是大秦一统之时。

    黔首们掰着指头算日子,虽然大多数都算不清。

    但秦吏们都算得清,一时间喜讯传遍各地:

    徭役全免就在二十七年之后!三赋将于十年后免除!

    伏地拜谢者无数。

    ………

    秦二违背始皇帝的法令,将各国史书留存到后世?

    又一波各国遗族动摇。

    华夏论说服力太强,没人反对华夏论本身。

    反秦也只能反对秦为正统。

    然而秦二藏各国史书于华夏书阁,这分明是承认各国均为正统。

    不过是秦一统天下,故而承周者为秦。

    “楚史在咸阳啊。”

    熊心犹豫片刻后决定前往咸阳。

    尊华夏正统者,为华夏儿女。

    他亦可入书阁一观。

    能说出“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楚怀王之孙,不会甘心为人放一辈子的羊。

    ………

    “以、古、通、今。”

    嬴云曼暗自感慨沙雕网友的感染力太强。

    祖龙都学会阴阳怪气了。

    李斯看到“华夏文明的重大损失”时就想要磕头认罪,只是陛下看了他一眼,他就明白帝心所在。

    ——他若真敢请罪,岂不是在说陛下错了?

    对于祖龙的阴阳怪气,嬴云曼无法装死不回答——虽说作为合格的独苗大概率不会死,但没必要作:

    “儿臣有错,请阿父宽赦。”

    不管《挟书律》有没有问题,她带头违律肯定有问题。

    那就麻溜认错。

    反正祖龙也不能砍了她。

    “明日起,拨昭阳宫及附近八宫,建华夏书阁,”嬴政语气平静得可怕:“秦二,此事由你来办。”

    不是,昭阳宫建书阁,她住哪啊?

    嬴云曼无奈应诺。

    嬴政全程没有侧目看秦二。

    借势发挥,让华夏书阁之功绩归于自己名下……让秦二负责,算是弥补。

    【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正人明得失——秦二在史书阁的题字。】

    【华夏书阁的建立,让秦二的华夏论有了载体。】

    【《语文》十册,则让大秦百姓从启蒙开始就接受华夏论——当时文盲太多,学生可不止小孩子,老少同班是常态。】

    这是抄的二凤。

    嬴云曼心中有数。

    章台宫属于办公场所,太史令在此常驻,会站在朝会的一角记录国家大事和始皇帝的言行。

    或许史官都自带隐身特性,露天场所的阳光之下,在这位史官因情绪激动望过来之前,嬴云曼竟然都没注意到他的存在。

    太史令很快就收敛情绪,继续在不起眼的位置记录历史。

    大秦不止有太史令,还有许多地方史官。

    以史为鉴知兴替,这是对史官们最好的褒赞。

    ………

    以史为鉴,故知王朝之兴替?

    张良同样读过无数史书,却未能如秦二般以古通今。

    秦二不像始皇帝般认为秦有万世,故而以大秦社稷定华夏论。

    “我不如也。”

    张良深感惭愧,他这些年执意要亡秦复□□是因为未能以史知兴替。

    【秦历19年,因百家大议的铺垫,秦二在臣民的支持下对匈奴开战;而在无人在意的角落,秦二令李信领十万军攻打西南蛮。】

    【无人在意的李信:?】

    【之所以能无人在意,是因为这支军队不需要朝廷拨付征战军费,就连丞相张良最初都以为李信只是驻守巴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瓜文学】www.nanguawx.com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南瓜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南瓜文学|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