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学 > 古代言情 > 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30-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南瓜文学www.nanguawx.com提供的《在北宋写小说养家》30-40(第19/23页)


    半晌, 笑吟吟的道:

    “你们发现了没有,蔓娘这丫头最近变漂亮了!”

    “哎,你还别说还真是,蔓娘这是长开了啊!莫不是来了葵水了, 这小娘子一来了葵水, 模样儿就大不一样了!”

    “可不么,我家那”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着,打开了话匣子。

    慢慢的, 话题也越来越偏。

    从女人来葵水讨论到将来嫁人,再从嫁人讨论到生儿育女。

    叽叽喳喳的,杨蔓娘这个当事人都一时插不上话儿。

    索性跟蓝娘子要了一点茉莉茶粉,坐在一旁的绣墩儿上一边喝热茶,一边听众人八卦。

    其实,刘西施刚才说的也没错,她最近确实变好看了,不过却不是因为来了葵水。

    人都是自己生存环境的产物,一个人生活水平如何,都可以从脸色上看出来。

    这段日子,家里的生活条件变好了。

    吃饱穿暖了,营养充足,脸上还有面脂可以涂,所以,她也脸色红润了,瞧着自然是要比以前好看些的。

    其实,不光她一个人变好看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里的两个小的也长高长肉,便好看了。

    “哎哎哎,这都是干什么呢!一群人躲在茶水间里,手头的活儿都干完了啊?虽然是年下,也不能这么散漫啊!”

    西楼副管事常清年不知何时来到了茶水间,背着手站在门口,皱着眉毛不高兴的道。

    嘴边的两撇山羊胡也一翘一翘的,说出了那句总是挂在嘴边儿的口头禅:

    “哼,等扣工钱的时候,一个个的可别来找我,勿谓言之不预!”

    众人闻言,顿时作鸟兽散。

    杨蔓娘也随着大流,走出茶水间。

    一路上了三楼,跟两位守门的皇城司士兵打了招呼,便进了望舒阁开始每日例行的除尘。

    说实在的,自从写小说的收入,开始慢慢趋于稳定以后,杨蔓娘就开始考虑要不要继续在矾楼做工了。

    毕竟,如今她写小说的收入,可比在矾楼做侍女的收入高多了。

    只是,又一想如今搬了新家,离矾楼很近,没有了通勤长的烦恼。再加上这段时间,调到三楼的工作实在是太轻松,还提了一倍的工钱。

    每日说是除尘,实际上,所有雅间,都是被专门负责洒扫之人统一打扫过一遍的。到她这里就是个查漏补缺罢了,非常轻省。

    可以说比之前在二楼做灯烛侍女轻松了好几倍,是典型的钱多事少离家近。

    所以,杨蔓娘便有些犹豫,一直没有下决心辞工。

    望舒阁里很安静,显然,那位指挥使傅劲光并不在。

    杨蔓娘照例用蘸了芙蓉清露的水,将卧室,客厅和茶室都擦了一遍。

    便开始打扫书房。

    因为每天都在打扫,窗边书架上的兵书都非常干净。

    杨蔓娘一边擦灰,一边重新将其摆放回原位。

    倏忽间。

    一张素筏从《孙子兵法》中飘出,掉落在地上。

    虽然,杨蔓娘无意窥探别人的隐私。

    但素筏上的字,还是自动的印入了她的眼帘。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杨蔓娘写小说这么久,对于毛笔字的好坏,还是能分辨的。素筏上的字迹行云流水,气息平和。每个笔画都沉稳有力,透露出毋庸置疑的权威的同时,又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果然是字如其人。

    通过杨蔓娘这段日子的观察,他发现这位威名在外的皇城司指挥使,私下里总是非常的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与色,他似乎从来没有失态过,明明说话的声调也不高,却让周围人莫名的想要服从。

    而且,他很喜欢安静和独处。虽然住在矾楼这样的顶级消金窟里,但他却从来不找乐女,不喝酒,不斗茶,不看歌舞,不去下注官扑,可以说,完全没有任何的不良嗜好。

    这位指挥使唯一的爱好,大约便是吃炒蚕豆了。

    晚上回到望舒阁。

    一叠炒蚕豆,一杯清茶,一本兵书,便能度过一个晚上。

    “你喜欢王勃的文章?”

    一道清冷的男声从身后传来。

    说曹操,曹操到。

    不知何时,傅劲光已经回来了。

    杨蔓娘顿时吓了一跳。

    看人家的东西,还被正主抓包。她顿时不好意思了。

    连忙道歉:

    “额对不住啊,是它自己掉出来了,我不是故意要看的。”

    “无妨。”

    对面的傅劲光显然没有在意,但也没有让她离开的意思。

    俯身捡起地上的素筏,随手放回书页里。

    “知道这句的意思吗?”

    想起那晚,无意间听到这位小娘子高谈阔论的诡辩。

    傅劲光也不知道为什么。

    就莫名的对其有了一丝好奇。

    所以,一向沉默寡言的他,难得的主动找了话题。

    “当然知道。”

    大名鼎鼎的课后背诵文《滕王阁序》,当年在学校,多少人也被折腾的死去活来,背不出来放学不许回家,杨蔓娘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俗话说,钱是人的胆儿。大约是最近腰间的荷包鼓了的缘故,杨蔓娘面对这位指挥使说话一点儿也不拘谨。

    思索了片刻道:

    “这一句,是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滕王阁,在上元二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宴请群僚和宾客。当时的王勃恰好南下探亲,路过了滕王高,也参加了这场盛会,即席赋诗,并写了这篇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处境越是艰难,就越是要坚忍不拔,越是不可以丢失高远之志。”

    少女声音清脆柔和,眼神明亮,侃侃而谈。

    和平常那些知道自己身份后,变得战战兢兢的女子不同,言语间没有一点儿紧张和胆怯。

    就像一颗温暖的光球,不自觉的照亮人心。

    倏忽间。

    傅劲光那沉寂已久的心门里。

    像是突然飞进了一只彩色的蝴蝶。

    轻轻的扇了一下翅膀

    “嘘嘘~~白绾绾,过来。”

    到点儿下工,回家吃罢老三杨盼娘做好的萝卜酱瓜汤饼。

    杨蔓娘坐在书房的玫瑰椅上。

    瞥了一眼窗棂上晶莹的冰花儿,吹了个一点儿都不响的口哨。

    冲趴在窗台上的白色猫儿招了招手。

    “喵呜~”

    小家伙抬起头,水蓝色的大眼睛轻轻的瞥了她一眼。

    一个纵身,灵巧的跃到了她的腿上。

    没错,家里的猫儿已经聘回来了。

    姐弟三个一道,写了长长的聘猫契,准备了小鱼干儿聘礼,回来还专门祭拜了灶神。

    并且,在老三杨盼娘的一再坚持下。

    猫儿的名字就叫了白绾绾。

    杨蔓娘微微一笑,熟练的撸了撸白绾绾柔软的毛,这小家伙一点儿也不怕生,自从来到这个家,很快便习惯了。

    吃着小鱼干儿和猫粮,睡在专门准备的猫窝里,平常跟家里人很亲,尤其是喜欢围着杨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瓜文学】www.nanguawx.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南瓜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南瓜文学|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