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学 > 古代言情 > 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100-11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南瓜文学www.nanguawx.com提供的《在北宋写小说养家》100-110(第8/14页)

啊!”

    “不行!温宸是那个什么太虚剑体,他应该选顾风,顾风可是是灵剑宗的掌门,肯定更擅长剑法,他功法肯定更适合温宸的!”

    “我倒是觉得加入那个天岚峰不错,那个红衣妇人不是说了么,天岚峰的蓝师伯在整个蓝海都很厉害么,加入天岚峰才不受人欺负!”

    “不行!我觉得”

    众人对于话本儿内容早就反复研读,烂熟于心,此刻聊起来自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

    刚刚一团和气的酒馆,转眼又吵成一团儿。

    “呔!”

    满脸虬髯的祝老三喝了一大碗温酒,蒲扇般的大手把朱雀门小报抖的哗哗响,语气不耐烦的道:

    “你们又不是墨瑾公子肚里的蛔虫,怎知她会让温宸拜谁为师!”

    “哎!也是!可恨这一章就偏偏这么短!卡在这里吊人胃口!”

    “就是!写到拜师这么关键的地方就断了!可太他娘的让人难受了!”

    “墨瑾额,朱雀门小报太不是东西了!”

    “好想看新章节啊!”

    第106章

    今儿是腊月二十三, 小年。

    在大宋,小年也叫交年节,所取的意思是立春前后, 年节之交。

    是灶王爷上天跟玉皇大帝汇报工作的日子, 所以这一日家家户户都要祭灶。汴京几乎每家灶间都设有司命菩萨灶王爷的神位, 供奉糖瓜, 让灶王爷吃了甜甜嘴儿,上天后在玉帝面前为自家多多美言,祈求来年丰衣足食。

    入乡随俗, 杨蔓娘家自然也不例外。

    一大早起来,伴随着巷子里噼里啪啦放爆竹的声音,孙伯和孙婶就已经开始除尘, 将前后院儿都打扫的焕然一新, 又现包了小年必吃的饺子。老二杨世林贴好窗花和对联,在灶台上摆了糖瓜、灶团儿、麻糖这些供品。

    杨蔓娘起床也没有写稿子, 而是和放了年假的老三杨盼娘一道,将书房也打扫了一遍,又给幽影和白绾绾洗了澡, 一家人祭了灶王爷之后, 吃了饺子,孙伯夫妻去大相国寺还愿,杨蔓娘便换上新衣裳,和老二老三一道赶着牛车去逛街, 顺便置办年货。

    不像现代, 年都是二十九三十才开始,很多公司都二十八二十九才放假,在大宋, 人们的生活节奏慢,对于每一个节日都非常的重视和投入,所以,从二十三小年便开始过年了。

    牛车才刚上了御街,便感觉到了浓浓的过年气氛。两边的铺子也都贴上了春联,换上了各色漂亮的彩色灯笼,卖撒佛花的,卖韭黄生菜的、卖兰芽的胡桃,和泽州饧的,还有那小摊贩卖剪纸窗花的,卖糖瓜果子的,还有唱戏杂耍的,赶着马车牛车置办年货的,去裁缝铺子里做过年新衣裳的,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杨盼娘是个闲不住的,坐在牛车上不时地掀开帘子往外瞧,瞧见新鲜有趣的,便忍不住高声起来。

    “大姐,你瞧,那边打野呵的小戏幡子上挂的是十七郎,是在唱你的戏啊!”

    宋朝的曲艺和娱乐业非常发达,所以也催生出了卖艺人的等级,水平最高的自然是在皇宫里,其次闯出一些名头的便是在瓦子勾栏这样的固定场所里卖艺的,再次一等便是在茶馆酒肆里唱曲儿的,那些水平再次一等,技艺逊色的便只能在空地或者广场上流动作场卖艺,没有固定的表演场所,刮风下雨就得收摊儿,所以,这一类人被民间戏称为“打野呵”和“雨来散”。

    杨蔓娘顺着老三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瞧见不远处大相国寺外的棚子下面,有民间伎艺人在演出。

    “唔,扮相不错。”

    杨蔓娘远远的瞥了一眼扮演十七郎的男子,微微一笑道。

    这样的景象在汴京,也是常态。自从春水班改编了她的《杨卿臣的随身师父》,在瓦子里一炮而红后,汴京的戏曲界就又多了一出样板戏,而且传唱度也越来越高,很多大户人家做寿办宴席,都要专门点十七郎连中六元那一出戏的。所以,有民间艺人跟风传唱也不奇怪。

    “大姐,你看那边!还有弄蚂蚁角武的!”

    所谓“蚂蚁角武”,是弄虫蚁的一种,有点儿像两军对垒。

    一黄一黑两队蚂蚁,各自插旗为号,再选出体型最大的蚂蚁做将领,摊主拿着一个非常袖珍的小鼓,他敲第一声鼓,红黄蚂蚁会分别列成两队,排列整齐。敲第二声鼓,两队蚂蚁就在领头将蚁的带领下战斗厮杀,摊主敲响三声鼓,两队蚂蚁会停战,各退后一尺,最后敲响第四声鼓,两队蚂蚁会尽然有序的各归己巢,纹丝不乱。

    令人叹为观止!

    “太神奇了,真不知是怎么做到的!”

    杨蔓娘下了牛车,买了几串素签鸡皮,一边吃一边拉着妹妹凑热闹,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但是每次看都忍不住驻足观看。

    “呵呵,这是驯兽人的看家本事,除非是徒弟,否则不外传的!”

    一道熟悉的声音,在身旁响起,杨蔓娘诧异的转身。

    “员外怎么在这里?”

    “杨娘子!”

    来人正是东主朱旭,今儿个的他,穿着一身儿簇新的蓝色锦袍,外面罩着一件灰色狐狸皮袄子,笑眯眯的道:

    “今儿是小年,一早去岳家送馈礼才回来。原想着下午打发人去给娘子送馈礼的,不想在此处遇见了。”

    “额”

    杨蔓娘莫名的有些心虚,毕竟之前还以自己要专心存稿的理由,把新年修仙糖盒的事情甩给朱旭,此刻却悠哉游哉的在大街上看戏法,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不过朱旭显然没有注意到她的心虚,转而说起了正事儿:

    “对了!娘子之前说的新年修仙糖盒儿,我之前委托几家相熟的木器行和制糖铺子做好了样品,正想叫娘子去看一看是否合适,若是娘子觉得可以,就让他们加紧批量做了,毕竟也快到新年了。”

    “啊!这么快!太好了!”

    杨蔓娘欣喜的道。

    她原本就准备过年的时候给自己的忠实读者发福利的,昨晚还担心朱旭这边动作慢赶不上过年呢,没想到人家动作这么快,才不到一个星期,便做好了样品。

    “喏!他们做了两种样式的糖盒儿,一个是抽屉式的,一个是做成盖子的,都是用的上好的松木。”

    朱雀门报房二楼。

    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两个手提电脑大小的匣子糖盒儿,因着杨蔓娘的要求,匣子并没有上漆,依旧保持着原木的本色和纹理,上面雕刻着大大的隶书——修仙元年!

    木匠按着杨蔓娘的要求,还非常用心的用掺了银粉的墨,将修仙元年四个字在描绘了一遍,所以在日光下,匣子上的字便散发出淡淡的银光,非常的具有古朴的修仙气息!

    “做的真好!”

    不得不说,这糖盒儿的外观,做的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好还要精致,第一次看到实物的杨蔓娘忍不住赞叹的道。

    “呵呵!”

    对面鹿角椅上的朱旭闻言,忍不住得意的笑了:

    “娘子再看看里面!这里面的东西可花费了不少功夫啊,那晶莹剔透,还要和灵石一般模样儿的糖果,都把那做糖的张掌柜为难的胡子都快掉光了!光染色和抛光那个灵石糖就花费了好几个时辰哩!平均下来,一颗灵石糖的成本都到一百文了,五百份新年糖盒儿做出来,价钱可不低啊!”

    “只要东西做的好,银子多花一些无妨。”

    杨蔓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瓜文学】www.nanguawx.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南瓜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南瓜文学|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